档案馆—服务于民,架起历史与民生的桥梁
随着社会不断进步发展,档案馆也不再只是尘封档案的保管者,而是转变为连接历史与现实的桥梁。档案查询利用工作的创新发展,使档案馆真正成为服务民生、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。
数字赋能,查阅效率不断提升。我馆积极推进馆藏档案数字化工作,不断提高档案的“查全率、查准率”,实现绝大部分纸质档案电子化查阅利用。我馆积极接待来馆查档的机关单位工作人员和市民群众,认真负责做好服务工作,耐心解答老百姓的各种疑难困惑,严格依照查档流程和有关规定,提供利用文书、婚姻、知青、土地等控制档案、开放档案和现行文件并做好相关查阅登记,详细记录查阅人信息、查阅用途等,为各机关单位提供工作查考,为市民办理婚姻手续、房屋买卖及过户、核实退休工龄等事项提供有效凭证,2025年初,我馆为张女士提供其在乡企局工作的人事档案,为她个人人事档案合并提供依托,帮助她顺利办理退休手续。本着“群众问题无小事”原则,我馆在践行民生服务使命过程中,始终以“民需为导向、民忧为焦点、民意为基准”作为工作纲领,切实解决好群众“急难愁盼”问题,维护好群众利益。我馆还向人大、政协和党史史志研究院等单位提供照片档案翻拍、实物档案复制,为各单位编史修志、查考历史提供了方便。
模式创新,为档案插上翅膀。我馆积极拓宽服务渠道,推进服务模式创新让档案查询变得触手可及,我馆提供电话查档、跨馆查询、异地查档等服务模式,让群众不管身处何地,只要在档案查询利用平台提供相关信息便可查询所需档案,我馆工作人员依照相关制度规定积极进行回复,极大地方便了群众。自服务模式转变以来,我馆工作人员耐心细致回复电话查档,对于档案查阅利用平台所提交的查档信息及时答复,超时率为0%。2024年我馆向身在上海和深圳的两位群众邮寄提供其婚姻档案,为他们解决了住房与户口问题,为咱们嘉峪关人民在异地安家落户提供档案支持。
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,我馆将继续深化改革,创新发展,持续推动公共服务从基础托底向品质升级跨越。这座连接历史与现实的桥梁,必将为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,为民生改善贡献更大力量。档案工作者的使命,就是让沉睡的档案活起来,让历史的智慧照亮前行的道路。